首页 > 智造 > 工业服务> 正文

中国成功研制极薄单原子层金属,突破传统材料物理极限

万物智链 整合编辑:太平洋科技 发布于:2025-03-19 17:56

近期,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取得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科研突破:成功研制出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二十万分之一的单原子层金属。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大面积二维金属材料的制备,相关研究成果于 3 月 13 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自然》上。

二维材料通常是指仅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度的材料,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。但此前,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非金属二维材料,如石墨烯等。金属材料因其高表面能和高反应活性,在单原子层状态下极不稳定,大面积制备面临巨大挑战。

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凭借创新的技术,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。他们将金属熔化,利用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,实现了大面积单原子层金属的稳定制备,包括铋、锡、铅、铟和镓等多种金属。

这种单原子层金属具有超薄的特性,在电子传输、光学性能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,为未来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基础。其在电子器件、显示技术、传感器、能源存储和催化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
在电子器件领域,单原子层金属有望用于制造超微型低功耗晶体管,突破传统硅基材料的物理极限。在显示技术方面,其高透明度和优异导电性使之成为透明显示器的理想材料,能推动柔性显示和透明显示技术的进步。

这一科研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,也为全球二维材料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,填补了二维材料家族的重要空白。未来,随着研究的深入,单原子层金属的制备工艺将更完善,其性能和应用潜力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掘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将持续深化相关研究,推动二维金属材料的实际应用,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
网友评论

聚超值•精选

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
二维码 回到顶部